法律信息网 ->
案例与法理
-> 正文
— 新闻焦点 ———————
■
·
薄熙来不服一审判决上诉 山...
·
审计署公布刘志军案等15起...
·
北京警察做钉子户3年:警察...
·
北京摔婴案主犯七大上诉理由...
·
2000年以来省部级高官贪...
·
住建部回应北京公交卡未全国...
·
光大“乌龙”诉讼案搁浅 法...
·
环保部拟推企业环境信用评级
— 本周案例与法理热点 ———
■
·
从一起喝酒致人死亡案件论“...
·
论财产保全异议的审查与申请...
·
管窥“六合彩”刑事案件的法...
·
质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我国申...
·
驾驶机动车在厂区内肇事致人...
·
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案诉讼...
·
买卖合同质量异议期和试用买...
·
一个行政法案例
更多案例与法理动态>>
— 新法速递 ———————
■
·
重庆市电梯安全管理办法
·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
·
无锡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
·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
·
进出境中药材检疫监督管理办...
·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
·
新旧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有关...
·
财政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
更多法律法规>>
— 最新论文 ———————
■
·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发展观与绩效观的形成、影响及法治规范路径
·
从两个“十六字方针”看我国法治建设的跨越发展――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
·
改革开放40年:从懵懂到自觉的中国经济法
·
改革开放40年法治中国建设:成就、经验与未来
·
网络安全行政处罚的归责原则
·
《人民检察院组织法》修订中的若干问题――评《〈人民检察院组织法〉修订草案第二次审议稿》
·
不正当行为抗辩制度之移植可行性及设计构想――基于《专利法》第四次修改中的“诚实信用原则”
·
个人数据跨境传输限制及其解决方案
·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反思与重构――宪法解释的视角
·
论律师的辩护豁免权
更多理论文章>>
发布虚假招工信息骗取他人财物法院:构成诈骗罪
来源: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网 莫振英 姜叶萌
2019年07月08日 18时23分
[ 相关资料 ]
主题分类:
刑法刑诉
“
招工信息
”相关资料:
新闻动态
法规文件
典型案件
论文文献
“
诈骗罪
”相关资料:
新闻动态
法规文件
典型案件
论文文献
利用网络平台发布招工信息,承诺无押金找工作吸引应聘者,等应聘者上钩,再按照分工巧立名目诱骗其支付钱款,近日,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上海虹口法院”)对一起招工诈骗案件进行公开审理后,对该案诈骗团伙的4名成员作出一审判决。
【案情回放】
崔某原本从事KTV的承包管理。2018年1月,崔某找到了同样做KTV管理的巩某,共同谋划招工诈骗的“财富大计”。计划制定后,崔某布置分工,开展招工骗局。首先由崔某、巩某安排其他人在“赶集网”、“58同城”等网络平台发布虚假招聘信息,以“包吃包住免押金”“日结高报酬、工资不拖欠”等条件吸引求职者至四家KTV进行面试。
随后,耿某、董某等人作为面试经理,以服装费、IC卡费、培训费等不同名目,分别向求职者收取几百元至上千元不等的费用。之后再由董某以交点好处费可安排好职位为由,继续骗取被害人钱款,骗来的钱款由崔某等人按照事先约定的比例进行分赃。
骗过几波钱款后,崔某等人再将求职者信息告知董某等人,进行下一步“洗工作”,即给求职者安排不符合他们求职意愿的工作,让他们做脏活累活,试用期期间也不给钱,很多求职者知难而退便不再要求继续安排工作,而有些求职者会要回部分自己支付的钱款。
至2018年7月案发,崔某等人采取招工诈骗的手段骗取钱款4万余元,受害人达40余人。
【以案说法】
上海虹口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崔某、巩某、耿某、董某等人结伙,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互联网发布虚假信息,多次骗取他人财物,其中,被告人崔某具有其他严重情节,巩某、耿某、董某诈骗数额较大,其行为均已构成诈骗罪。本案系共同犯罪,被告人巩某、耿某、董某犯罪后能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依法均可从轻处罚。案发后,被告人崔某、巩某、耿某在家属帮助下主动退缴部分赃款,可酌情从轻处罚。最终,法院判决被告人崔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三万元;巩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千元;耿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二千元处;董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四千元。(文中人物均系化名)
【法辞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第六十四条 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应当予以没收。没收的财物和罚金,一律上缴国库,不得挪用和自行处理。
【作者介绍】上海虹口法院。
[ 发表评论 ]
查看评论>>
匿名
│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留言须知>>
进入论坛>>
[ 相关新闻 ]
·
积极主义刑法观下理论与实践的沟通
·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深入展开的实践逻辑
·
谎称预定“歌神”演唱会门票骗取巨额钱款 法院:以非法占有为目...
·
使用他人遗留在ATM机中处于已验证状态的信用卡取款行为的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