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信息网 ->
法制焦点
-> 正文
— 新闻焦点 ———————
■
·
薄熙来不服一审判决上诉 山...
·
审计署公布刘志军案等15起...
·
北京警察做钉子户3年:警察...
·
北京摔婴案主犯七大上诉理由...
·
2000年以来省部级高官贪...
·
住建部回应北京公交卡未全国...
·
光大“乌龙”诉讼案搁浅 法...
·
环保部拟推企业环境信用评级
— 本周法制焦点热点 ———
■
·
酒驾新国标7月实施 醉驾8...
·
男医生乱摸女生胸部被认定情...
·
律师收费标准为什么比法院贵...
·
媒体揭华西村真相 普通村民...
·
薄熙来不服一审判决上诉 山...
·
22名律师学者当上最高法院...
·
中国律师现状:想说爱你不容...
·
检察机关恢复重建30周年:...
更多法制焦点动态>>
— 新法速递 ———————
■
·
重庆市电梯安全管理办法
·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
·
无锡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
·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
·
进出境中药材检疫监督管理办...
·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
·
新旧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有关...
·
财政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
更多法律法规>>
— 最新论文 ———————
■
·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发展观与绩效观的形成、影响及法治规范路径
·
从两个“十六字方针”看我国法治建设的跨越发展――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
·
改革开放40年:从懵懂到自觉的中国经济法
·
改革开放40年法治中国建设:成就、经验与未来
·
网络安全行政处罚的归责原则
·
《人民检察院组织法》修订中的若干问题――评《〈人民检察院组织法〉修订草案第二次审议稿》
·
不正当行为抗辩制度之移植可行性及设计构想――基于《专利法》第四次修改中的“诚实信用原则”
·
个人数据跨境传输限制及其解决方案
·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反思与重构――宪法解释的视角
·
论律师的辩护豁免权
更多理论文章>>
酒驾新国标7月实施 醉驾80毫克标准不变
来源:新京报 廖爱玲
2011年05月13日 09时29分
[ 相关资料 ]
主题分类:
刑法刑诉
交通运输
“
酒驾
”相关资料:
新闻动态
法规文件
典型案件
论文文献
“
醉驾
”相关资料:
新闻动态
法规文件
典型案件
论文文献
醉驾80毫克标准不会变
新国标7月起实施,血液酒精含量检测要出具书面报告
国家标准委有关人士昨天(5月12日)向记者介绍,国家强制性标准《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已经过修订,今年7月1日实施,不过新标准的修订没有涉及饮酒、醉酒驾车的血液酒精含量临界值,原来的数值检测标准依旧不变。
酒驾标准7年前确定
国家标准委交通能源处有关人士介绍,该标准最早是在2004年5月31日首次发布并实施的。按照标准,对于认定酒后驾驶、醉酒驾驶,并不是根据行为人的意识状态,而是根据血液中的酒精含量来确定:车辆驾驶人员血液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1的,属于酒驾;血液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80mg/100m1的,属醉驾。
在实施6年多后,国标重新做了修订,新修订的标准在今年1月14日已发布,具体实施日期为今年7月1日。在目前这个阶段,新旧两个标准都可以引用,因为最主要的饮酒、醉酒驾车血液酒精含量临界值都没有改变。国家标准委称,规定的醉酒标准值,主要是该临界值下人可能会失去理智,可能带来更大的危险性和危害性。
血液检测须出具报告
对比新旧两个标准,记者发现新标准增加了一些细节规定———为保证检测的权威性和法律效力,新标准要求在血液酒精含量检验中,对检验结果应该出具书面报告。
同时,增加了唾液酒精试纸条检测内容,规定如果不具备呼气或血液酒精含量检验条件的,应进行唾液酒精定性检测或者人体平衡试验评价驾驶能力,其中唾液酒精定性检测是新增加的检测方法。而人体平衡试验评价驾驶能力采用步行回转试验、单腿直立试验,这在新旧标准中的规定都一样。
酒量小也不能搞特殊
北京大学司法鉴定室主任孙东东认为,“每百毫升血液中含80mg酒精为醉驾”的法律规定,不涉及医学中个体差异的问题。
有些人,喝一两斤白酒也能照样清醒开车,而病理性醉酒的人喝5毫升或10毫升酒可能就会不省人事。因此,法律标准是根据统计学的普遍规律来确定的,如果考虑具体每一个人的身体差异,比如酒精代谢能力、酒精耐受力,那就无标准,也无法规可言了。
在法律上,因为犯罪嫌疑人的一念之差,甚至是手抖一抖造成的丁点儿差距,都可能会造成完全不一样,甚至是非常严重的后果,这就是法律的特点。
北京司法鉴定业协会会长常林也认为,“80mg”的规定应理解为驾车行为的危险系数。不应以个体对酒精代谢能力的差异,来理解统一的法律标准,而应该考虑实际行为中,不同的人触碰到统一法律底线,都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法律没有绝对的平等,但应该保护社会公众的利益。
交警裁量权急需细化
最高院副院长张军提出不应仅从文意理解刑法修正案的规定,认为只要达到醉酒标准驾驶机动车的就一律构成刑事犯罪,而要与修改后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相衔接,防止可依交通法处罚的行为直接诉至法院。
全国律师协会刑事专业委员会主任田文昌认为,最高院副院长张军提出的是指醉驾情节显著轻微可以不追究刑责。这说明最高院对待醉驾者用刑更为谨慎,这是非常正确的。在是否入刑问题上,应该更从人性化的角度考虑问题。
对于检测达到80毫克的醉驾者“危害大小”谁来认定,怎么认定?田文昌认为,从现在的程序看,首先是交警检测后根据醉驾者的醉驾情节进行认定,但是什么样的醉驾情节应该入刑,什么样的醉驾情节应该走治安处罚程序,现在并没有标准。第二个程序是公安认定应醉驾入刑后移送至检察院,检察院公诉至法院,法院如何认定“危害大小”,这也没有标准。所以,在交警这个程序上,公安部应该出台相关的认定标准,在法院的程序上,最高院也应该出台司法解释来细化。
[ 发表评论 ]
查看评论>>
匿名
│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留言须知>>
进入论坛>>
[ 相关新闻 ]
·
积极主义刑法观下理论与实践的沟通
·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深入展开的实践逻辑
·
交通运输部关于《船舶引航管理规定(修订)(征求意见稿)》公开...
·
全国人大财经委调研组在豫召开建设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座谈会
·
公安交管开展夏季夜查整治行动 严查酒驾醉驾等违法犯罪行为
·
山西公安厅交管局曝光7起酒驾醉驾典型案例
·
河北沧州开展“醉驾入刑十周年”宣传活动
·
黑龙江公安交管部门共查处酒驾醉驾2.2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