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信息网 -> 法律论文 -> 正文 ∷【来源】《政法论坛》   第2007-7期  第 74 页 
 
“无讼”法律文化与中国公众的法律认同


  【内容提要】“无讼”作为中国传统法律文......
  【关键词】法律认同 无讼 ......
  [Abstract]Traditional chi......
  [Key words]identif......

  公众的法律认同,是指公众通过实践经......

一、“无讼”法律文化对当代中国公......

  “无讼”法律文化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
  1.“无讼”法律文化维护君主专制统治秩序的......
  中国传统社会形成了森严的社会等级制度。任......
  我们认为,法律具有工具性作用,但这种作用不能......
  在这方面,典型的是对关......
  今天,这种狭隘的工具性的法律认同,在国家公务人员中......
  改革开放以来,狭隘的工具性的法律......
  国家公务人员对法律的狭隘的工具性认同,对其它公众......
  2.“无讼”法律文化的义务......
  传统无讼思想注重调解,强调道......
  第一,“法即刑”的法律认知,导致公众对法律的“畏惧......
  第二,强烈的义务思想的灌输......
  第三,被动的法律客体意识,导致公众......
  3.“无讼”法律文化的......
  由于传统无讼思想的巨大影响,在古......
  第一,政府官员对法律的不......
  第二,普通公众的“关系......
  第三,公众认为法律成本太高,产生规避法律行......

二、“无讼”法律文化对当代中国公众法律认同......

  “无讼”法律文化对当代中国公众的法......
  1.“无讼”法律文化对......
  秩序作为能够给人们的需要带来合理预期的具有......
  当然,需要指出的事,“无讼”法律文化所追......
  2.在法治国家建设过程中......
  “无讼”和现代法治一样,其目的都是希......
  这进一步启示我们,要培养法律认同的一种“内......
  3.“无讼”法律文化观所......
  在无讼法律文化中,内蕴着以下几种主要社会统治模......

三、“无讼”法律文化观下的当代中国公众的法律......

  无讼法律文化,对当代中国公众的法律认同,既有消极......
  1.坚持“权利本位”的宗旨,提供......
  在无讼法律观下,法律的主要作用是社会政治控制,法......
  所以,在坚持权利本位的前提下,在立法上,要多......
  在注重授权性立法的同时,法律要注重对人们的......
  2.执政党及政府要厉行法治,做法律认同的典范,发......
  上文我们谈到,“无讼”法......
  就执政党来讲,应强化依法执政意识,建设法治化执政党......
  就政府来讲,应强化依法行政意识,塑造法治......
  3.进一步促进国家法律对民......
  法律设立的途径有两种:一......
  4.加强权利意识教育,激励公众的自觉用法......
  在无讼法律观下,中国传统......
  我们建立公众的权利法律......
  
  【作者介绍】《山东大学......
注释与参考文献
  [1]卢东凌.民众法律认同初探[J].西南政法大......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
  [3]夏锦文.社会变迁与法律发展[M].南......
  [4]劳伦斯·M·弗里德曼.法律制度[M].北京......
  [5][美]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
  [6]叶传星.法律信仰的内在悖论[J].国家检察......
  [7]马庆钰.告别西西弗斯——中国政治文......
  [8][法]勒内·达维德.当代主要法律体......
  [9)[英]罗杰·科特威......
  [10][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
  [11][美]罗·庞德:通过法......
  [12]德沃金.认真对待权利[M].信春鹰,吴......
  [13][古罗马]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法学......
  [14]苏力.二十世纪中国的现代化和法......
  [15]季卫东.调解制度的法律发展机制——从中......

本站所提供论文仅供学习、参考使用,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下载、拷贝、复制文章阅读者请在24小时内将文章删除!
 
 — 作者简介 ——————
李春明
张玉梅
其它代表作品:
- 我国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对法治价值实现的支持作用及路径
- 传统法律文化的君主义务观及其对责任政府建设的启示
- 市民社会视角下当代中国法治文化认同
- “无讼”法律文化与中国公众的法律认同
 — 相关论文 ——————
- 乡政村治模式的多样化与法治化
- 基层治理的法治秩序与生成路径
- 构建军民融合法规体系的战略思考
- 构造与博弈:互联网监控的权力关系解构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历史境域:从特殊法理学到一般法理学
- 公众共用物的治理模式
- 论现代中国治理模式的选择――以法治与德治并举为分析视角
- 浅谈如何做好法律援助工作――以《南国早报》“南国法援”栏目为例
- 监察体制改革背景下检察机关的再定位与职能调整
- 新闻媒体的法律风险与防范分析
- 大数据时代下大学生网络舆论引导与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 侵权法的经济学分析
- 公司捐赠限度的法律探讨
- 法的安定性与正确性
- 当代传媒的政治性及其法律规制
- 漫谈计划学术?学术御用?学术专制
- 超国民待遇研究
- 论自由社会主义
- 动物法律人格之否定
- 法律解释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