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信息网 -> 法律论文 -> 正文 ∷【来源】《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第2016-6期  第 52 页 
 
法学教学中法教义学研究方法的本土化贯彻


  【内容提要】法学教学应当以本土化研究为视角,......
  【关键词】法学教学 法教义学 本土化 教学......

  人类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本质上都是主观能动性的......

一、贯彻立场:尊重现行实......

  尊重体系与逻辑是法教义学......
  自主性不是法律系统期望实现的目......

二、贯彻背景:注重特定时代......

  法律制度作为上层建筑的一种,其存在......
  法律是社会控制的主要手段,要使法律真正为社会......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可以以《刑法修正案......
  就民法学研究而言,中华......

三、贯彻路径:侧重法律的解释与适用

  我国是成文......
  具体到民法学科本身,法教义学研究方法主要表现为......
  第一,文义解释优先。只要文......
  第二,坚持狭义体系解释。体系解释是法律解释的黄......
  第三,发挥目的解释的辅......
  在法学教学中注重类型化传授法律解释方法,澄明个中规......

四、保障:兼顾程序与实体的同时侧重程......

  法律通过立法确认权利,配置对应义务,设置否定性......
  程序法治或曰法律的程序化,代表了现代法律发展之最新......

结语

  研究生教学侧重于理论深究......
  
  【作者介绍】吉林大学法学......
注释与参考文献
  【基金项目】本文系吉林......
  ⑴自然科学活动向来被视为......
  ⑵姜瀛、王博:《法学教育......
  ⑶“法教义学”这一概念最早源于德语中的“Juri......
  ⑷“社科法学”和“法教义学”是目前我国法学......
  ⑸焦宝乾:《法教义学的观念及其演变》......
  ⑹许德风:《法教义学的应用》,载《中外法......
  ⑺白斌:《论法教义学:源流、特征及其功能》,载《......
  ⑻参见焦宝乾:《法教义......
  ⑼参见曹险峰、张龙:《〈侵权责任法〉第67......
  ⑽参见曹险峰:《侵权责任法总则的解释论研究......
  ⑾陈林林......
  ⑿按富勒的分析,法律必须具备八点......
  ⒀不可否认的是,政治与法律的确在事实和内在逻辑上......
  ⒁参见张翔:《形式法治与法教义学》......
  ⒂该事件中主犯、从犯二人因不满当地回民......
  ⒃中国诸多学科发展都遵循如此规律,重点不在于......
  ⒄李森、张东:《教学论研......
  ⒅参见陈金钊:《法律解释规则及其运用研究(上)—......
  ⒆王彦明:《本土的抑或本土化的——我......
  ⒇亦有学者将其称之为“过......
  (21)蔡立东、曹险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
  (22)参见龚孟伟:《当代课程理论本土化探析》......
  (23)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中......
  (24)这是对法教义学的误解之一,......
  (25)参见张明楷:《刑法......
  (26)张翔:《形式法治与法教义学》,载《法学......
  (27)参见张牧遥:《法教义......
  (28)参见姚建宗:《法学研究及其思维方......
  (29)参见蔡立东:《中国民......
  (30)刑法学中形式解释论与实质......
  (31)[德]英格博格·普珀:《法学思维小学堂......
  (32)参见陈金钊:《法律解释......
  (33)郑玉波:《法谚》,法律出版社2007......
  (34)同前引(32)。
  (35)姚建宗教授认为法律的全部意义和......
  (36)以教育学为例,从思想心理层面来......
  (37)正如法国教育学......
  (38)同前引⒁。
  (39)于伟、秦玉友:《本土问题......

本站所提供论文仅供学习、参考使用,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下载、拷贝、复制文章阅读者请在24小时内将文章删除!
 
 — 作者简介 ——————
曹险峰
张龙
其它代表作品:
- 法学教学中法教义学研究方法的本土化贯彻
- 我国侵权责任法的侵权构成模式――以“民事权益”的定位与功能分析为中心
- 论不可抗力在环境污染责任中的法规范适用――兼评《侵权责任法》第29条
- 行政知情权的必要性及其价值的法理解析
 — 相关论文 ——————
- 地方法治竞争范式及其制度约束
- 乡政村治模式的多样化与法治化
- 基层治理的法治秩序与生成路径
- 社会事实、价值与法律的规范性
- 政法委的构成与运作
- 授权地方改革试点决定应遵循比例原则
- 界定“法治方式”的依据
- 论国家监察体制重构的基本问题与具体路径
- “三统一”理论的逻辑证成与实践面向
- 构造与博弈:互联网监控的权力关系解构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历史境域:从特殊法理学到一般法理学
- 公众共用物的治理模式
- 构建军民融合法规体系的战略思考
- 论现代中国治理模式的选择――以法治与德治并举为分析视角
- 推翻先例、追溯性造法与法治
- 漫谈计划学术?学术御用?学术专制
- 超国民待遇研究
- 论自由社会主义
- 法律解释的困境
- 动物法律人格之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