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信息网 -> 法律论文 -> 正文 |
∷【来源】《河北法学》 第2017-6期 第 51 页 |
|
|
|
|
|
论《民法总则(草案)》的立法语言
【内容提要】《民法总则(草案)》不应当采取......
【关键词】民事主体 民事法律......
[Abstract]G......
[Key words]civ......
民法典是法律,也是语言。语言......
一、《民法总则(草案)》中的“民事主......
《民法总则(草案)》创设了“民事主体”的概念,......
(一)不需要创设“民事主体”的概念
语义学是语言学的重要分......
“民事主体”的反义义场,......
“民事主体”的同义义场包括“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
“民事主体”的联想义场包括“民......
(二)“人”的概念比“民事主体”具有更强的语言优势
草案并没有始终使用“民事主......
第一种是单个“人”字,共使用8次。表达方式为......
从上面数据就可以看出,“人”的概念比......
二、《民法总则(草案)》中的......
《民法总则(草案)》放弃了“民事行为”......
(一)“民事法律行为”......
语用学有两个基本的概念,一......
在法律人看来,“民事行为”当然是“......
《民法通则......
(二)“民事行为”与“民......
三次审议稿继续采取“民事行为能力”的概念......
与“民事行为”有关联的,还有“民事活动”的概念......
“民事”和“行为”这两个词是客观存在的,......
三、《民法总则(草案)》中的兜底条款
兜底条款是民法典开放性的重要标志。法律必......
(一)类比推断型兜底条款
第一,民事主体的类比推断型兜底......
第二,民事权利的类比推断型兜底条款。三次......
第三,民事责任的类比推断型兜底条款。其一......
(二)最后兜底型兜底条款
三次审议稿共使用了18次“下列情形”的......
三次审议稿13次使用最后兜底型兜底条款。从立法技术......
四、《民法总则(草......
法律但书是对主文一般规定作出的特别规定,用以规......
(一)“另有规定或另有约定”的......
三次审议稿对法人清算后的剩余财产处......
三次审议稿对法人分立后的债权债务处理(第......
(二)“但是”的但书条款
三次审议稿还有6个“但是”的......
三次审议稿有4个“但是”的......
三次审议稿有3个“但是”的但书条款表述不科......
五、《民法总则(草案)》立法语言的理论......
《民法总则(草案)》存在的立法语言问......
(一)民法语言学的学科定位
将语言学作为法理学和其他许多学科......
目前学界对民法语言的研究比较薄弱,更很少有学......
(二)民法语言学的学科体系
语言学可以分为语音学、语义学、语用学、文字......
民法语义学是语义学方法的民法领域......
民法语用学是语用学方法的......
民法词汇学是词汇学方法的民法领域的运用。词汇学是......
民法修辞学是修辞学方法......
(三)民法语言学的研究对象
从语言学上,民法语言包括书面语言、口......
第一,要研究民法基本词汇的立法表达......
第二,要研究民法典型句式的立法......
第三,民法典篇章 结......
第四,民法典语言修辞表达的立......
结论
语言是民法典的生命......
(一)民法典编纂应当增强语文意识
增强语文意识,关键树立民法......
(二)民法典编纂应当增强数学意识
增强数学意识,树立民法典的编......
(三)民法词典编纂应当与民法典编纂同......
民法典编纂应当保障民法......
【作者介绍】郑州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中国应用法学研......
注释与参考文献 [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一等资助项目......
[1]朱涛,柴冬梅.刍议立法语......
[2]岑运强.语言学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
[3]张金梅.汉语语言要素的语境研究[M].......
[4][美]博登海默.邓正来译.法理学:法律哲学与......
[5]孙懿华.法律语言学[M].湖南人民......
[6]周旺生.论法律但书[J].中国法学,199......
[7][美]彼得·古德里奇.赵洪芳,毛凤凡译......
[8]高平......
[9]徐通锵.语言学是什么[M].北京大学......
[10][德]茨威格特·克茨.......
[11]卢参.《德国民法典》的规制技......
[12]许章润.汉语法学论......
[13]张谊生.现代汉语......
[14]申惠文.中国物权概念的反思与批判[J]......
[15]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
[16]武飞.论立法修辞的要素[J]......
[17]张文显.法治中国的理论构建[M]......
[18]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
|
|
本站所提供论文仅供学习、参考使用,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下载、拷贝、复制文章阅读者请在24小时内将文章删除! |
|
|
|
|
|
|